老媽照顧妹妹七個月,從沒聽過有發燒這件事,卻在被胖子照顧的暑假悠閒時光中,被我們遇到。

    話說胖子要返校的當天,在高速公路的路上,胖子跟我說妹妹昨晚的體溫有點高,她已經跟老媽說要注意一下,當下我也不以為意。中午從雲林回到台南家中,馬上被老媽訓了一頓,「你們知不知道妹妹的體溫有點高,已經用冰枕退溫了,但還是有點燙。」「沒關係,等一下看情形再說!」我和胖子是這樣回答的。妹妹醒來的時候,體溫還是高達三十七點八度,這樣下去不行,馬上直奔醫院掛號,在等待的同時,心想如果是發燒的話,還比較好照顧,只要溫度退了就好。誰知醫生檢查之後,竟然說出這樣的消息,「你們妹妹得的是腸病毒。」當下新聞中重症死亡的相關報導,一一浮現在我的腦海當中。醫生檢查了妹妹的口腔、手腳、身體、生殖器等等,說「還好不嚴重!」,我和胖子二話不說同聲回答:「很嚴重!」我們在學校教書,校園內幾乎都發生過大大小小的病例,嚴重性可想而知。不過醫生說目前只有口腔內有一個小潰瘍,只要注意體溫不要再升高,潰瘍傷口不要變大,另外手腳不要出現紅疹就好。後來才知道其實腸病毒是一大類的病毒總稱,目前計有一百二十餘型,包含了「小兒麻痺病毒」、「沙克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腸病毒71型」最容易引起神經系統的併發症,也是近年來造成重症死亡案例的主因,而妹妹所得的腸病毒是泡疹性咽峽炎,主要是由AA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突發性發燒、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病程為4至6天。病例多數輕微無併發症,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

    其實對於傳染途徑眾說紛紜,多去追究也於事無補,可能是妹妹喜歡把東西拿到嘴裡吃,也可能是大人們到外面把病毒帶回家,也可能是我老爸喜歡撿拾瓶罐的資源回收所惹的禍,反正只要把預防工作做好,諸如

1.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免疫力。
3.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4.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5.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6.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尤其是孕婦、新生兒及幼童。
7.新生兒可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8.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9.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離開醫院回到家之後,胖子在照顧妹妹之餘,我便把家裡的地板、樓梯、扶手、還有妹妹的玩具,使用稀釋過的漂白水仔細擦拭過一番,甚至還拿到太陽底下曝曬。希望可以永絕後患(當然是心理作用,畢竟現在還沒有疫苗,只能多注意衛生)。

    還好妹妹只有經過一天的發燒,也沒有嗜睡、嘔吐、肌肉抽搐或是活動力降低等狀況。


擦拭用稀釋消毒水(200ppm)
(1)取巿售家庭用漂白水(濃度一般在6到7%)1湯匙(一般喝湯用的湯匙,約15至20cc)。
(2)加入5公升的自來水中(大寶特瓶每瓶容量1,250cc,4瓶即等於5公升),攪拌均勻即可。


拖地用稀釋消毒水(500ppm)

100c.c漂白水(約免洗湯匙5瓢)配10公升清水(約大寶特瓶7到8瓶),用在托地板。


參考網站

疾病管制局~腸病毒專區

http://www.cdc.gov.tw/sp.asp?xdurl=disease/disease_content.asp&id=1662&mp=1&ctnode=1498#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左右手之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