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沙——→仁愛村(鐵板)天后宮——→大漢據點——→馬祖國家風景管理處——→福澳華光大帝廟——→枕戈待旦紀念碑——→午餐清水村儷賓——→勝利水庫——→馬祖紀念館——→經國紀念館——→雲台山——→馬祖村(天后宮)——→四維步道(賞夕陽)——→晚餐馬祖村大眾餐飲

賞了一夜的銀河,隔天睡到自然醒是一定要的,發動摩托車往鐵板前進。鐵板是舊名,現名「仁愛村」,馬祖四座有名的天后宮,其中一座便座落於此。

馬祖~紀念碑.JPG

繞過村旁的小路來到了天后宮的廟埕,不過現階段沒有時間好好的欣賞,因為我們都還沒有吃早餐,走過村中的小路來到了村落中的市場,奇怪怎麼一大早,市場都沒有人呢?或許這就是離島市場的景觀吧?不過市場中還是有兩間賣早餐的商家,一家是賣蛋餅、豆漿的傳統早餐店,另一間則是只賣水煎包的怪怪店家。特殊的是這邊的蛋餅不似台灣是用已經固定的餅皮下去煎,這邊則是費工的用麵糊下去煎烤,而且一張餅皮還加了兩顆蛋,不僅物超所值,吃起來也有一份香酥的口感。吃完蛋餅後漫步在村中的小路上,看到六、七位七、八旬的依嬤在那邊搓著莫名的食品,原來是離島的傳統甜點~湯圓,狀似指甲大小的湯圓(怎麼感覺有點像薏仁湯)。

馬祖~佛手.JPG

來到了有名的天后宮,矗立在眼前的是兩根高聳的龍柱,龍柱的頂端還突出廟宇的屋脊,雕工相當的細膩。

來到村中蜿蜒的小徑,路口寫著「馬祖國家風景管理處」,依循著指標卻看不到管理處的位置,只看到國軍弟兄正在集合場集合點名,詢問了當地的居民,才知道原來管理處就位於營區裡面,而營區則之後會陸續遷出。管理處之前位於縣政府旁(山隴介壽村),近日則遷至現址鐵板仁愛村,建築物本體相當的華麗,而且服務的人員也相當的有禮,不僅熱心的播放影帶讓我們欣賞,也細心的提醒我們要注意北海坑道進入要配合潮汐時間。結束了影帶的觀賞之後,一行人便驅車前往「梅石村」。梅石村在南竿屬於小村落,人口數也相當少,早年旁邊有一間五0年代相當有名的戲院~中正堂,是當時馬祖唯一的鋼筋水泥室內戲院,影片和勞軍活動都會在此進行和放映,後來因為介壽村又建了更大的戲院~介壽堂戲院,梅石村才漸漸歸於平靜,甚至被納入清水村的範圍。此外更值得一提的是此地的茶室數一數二,甚至還有一條有名的「鵲橋」,原本我們的任務是要尋找這一條橋,卻缺乏熟人帶路,只找到了年久失修、日漸斑駁的中正堂。

往福澳村的方向來到了南竿島有名的「華光大帝廟」,建廟的原因不甚清楚,但是廟宇相當的華麗,幅員廣大,而且就坐落於福澳港邊,叫人不注意也難,進到廟中更令人莞爾的是廟中的七爺、八爺神像,頗為逗趣。在華光大帝廟休息的時候,由於昨天將隨身攜帶的水壺遺忘在當日午餐的餐館,所以就叫胖子去拿,結果得到了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回答,原來老闆擅自將我們的水壺拿去裝他們家的涼茶,還放置在冰箱中冷藏,以為我們不會再回來尋找,結果讓人不知道是要尷尬還是生氣?拿著我們失而復得的水壺,離開了福澳村往北經由海線往北來到了「枕戈待旦」紀念碑,其實早在船隻來往福澳港時,便注意到了這個地標,相當的醒目,讓人不注意也難,是民國四十七年的建築物,較不為人知的是後方還有七十七年期間馬防司令部的題文,紀念碑的下方則設置了咖啡屋,只是似乎好久沒有營業了。

看看時間將近十二點了,有了之前的經驗,再也沒有人提議要回到福澳村用餐,只好邊騎邊找,看看有沒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果不其然,來到了清水村讓我們找到了一間門庭若市的餐館~「儷賓」。海鮮麵有大大的海鮮和甜美的湯頭;繼光餅是馬祖傳統的糕餅,又名「馬祖漢堡」,加上蚵蛋,滋味更是一絕!點多一點的話,餐後還有水果,最重要的是價錢相當的便宜。吃飽飯就是要運動,騎車應該也算是一種運動,前面出面了偌大的地標「勝利水庫」,過去瞧瞧吧,這個地方最近很有名喔!離島因為民生用水得之不易,因此常會利用水庫在雨季時間集水,以供平日之用,但是還是有不足之處,除了地下水之外,還有海水淡化廠的方式(東引),而勝利水庫則是南竿最大水庫。至於為什麼有名呢?因為近日有不明人士在集水區濫墾濫伐,更詭異的是水庫管理處就在旁邊,但是就是沒有人發現,因此而登上了新聞版面,還好不是桃園,不然新聞就更大了,可能連阿扁總統都要來了呢! 

水庫旁是「馬祖文物紀念館」,抱著喜悅的心情去觀賞,一方面是因為在這邊看到了馬祖的第一根紅綠燈,但是不能用;另一方面是因為在紀念館中應該會有許多關於馬祖的民俗風情資訊,只是可惜的是,我們一行人都忘了今天是星期一,博物館公休,嗚~真可憐!耶,旁邊好像還有一棟特殊建築物,原來是「經國先生紀念館」,去碰碰運氣吧。嗚~還是休館,不過外面好像還有一點看頭,階梯上方有一幅相當大的壓克力版畫,上面描繪的景象是經國先生當時來馬祖親民愛物的情形,摸著小朋友的額頭,旁邊的大人則忙著將當地的農產品呈現給經國先生;階梯旁的白色扶手上方是青天白日的徽章,旁邊則是梅花的標誌。

連續兩個展覽館都碰到了釘子,讓我們的心情頓時盪到了谷底,因此下次再造訪已經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還好接下來的行程都沒有這類的紀念館,才讓我們稍微收拾悲傷的心情,繼續未完成的旅程。

雲台山是南竿本島最高的山,海拔標高248公尺,在台灣幾乎比許多人的住家海拔還要低,但是卻是南竿最高的山,在這裡可以遠眺南竿本島的景色。往雲台山的路並不難騎,馬路相當寬敞,而且平穩,一路往上便可以抵達雲台山,爬的越高跌的越深,一到了上面便讓我們失望了起來,沒有像摩天嶺一樣的景色,放眼望去逕是霧茫茫的一片,連一個遮陽的地方也沒有,更可怕的是旁邊就是馬防部的雷達管制中心,旁邊站立的哨兵就明白的告訴你這邊不能拍照。眼見不能久留,一行人便下山轉往馬港(馬祖村)。馬港是馬祖發展較早的地方,由於鄰近大陸因此早年相當的繁華,後來由於軍事考量的關係,重心便移往其他的村落,遺留在這邊的便是矗立多年的天后宮(南竿四大天后宮之一)、老舊的屋瓦村舍,以及被國軍封鎖的沙灘港口。我們來到了馬港,第一件要事便是去尋找那馬祖著名的地標~「馬祖碑」,馬祖碑位於中正國中小校門旁,碑體的展示是由一隻手,守持著書寫著「馬祖」的寶劍,相當的醒目,到南竿一遊的人都不會錯過這樣的景點,當然我們也不會放過,經過了獨照、合照和一些隨便亂照之後,大家便轉往旁邊的馬港天后宮參觀。一進到廟宇內部,左右兩邊的龍虎肚不若其他廟宇都是石壁雕刻或是剪黏藝術,在這邊所呈現的是木畫的雕刻,密密麻麻的我也看不清楚在刻畫些什麼意境;來到了中間媽祖正殿,看到了是巍爾的馬祖神像,神桌前方則是馬祖的衣冠塚;不同於其他廟宇的是通常正殿和左右兩殿中間都會相隔數尺,然後在各自擺設裝飾,但是這邊正殿和左右兩殿不僅沒有左右的距離,更沒有前後的距離(通常左右兩殿較正殿後退),而是以雕工細緻的龍柱作為區隔裝飾;從左殿步出更發現不同於其他廟宇都是用「風、調、雨、順」四神當作門神,這邊則是以罕見的宮女神像作為門神。

馬祖~南竿馬祖天后宮香爐.JPG

馬港天后宮是我們在南竿所見最大的媽祖廟宇,光是廟門前的香爐雕工就相當的精細,

帶著一連串的驚奇和讚嘆,離開了天后宮,便轉往村內的文化局參觀畫展(離島有展覽相當難得!)。參觀完之後看看距離夕陽西下的時間不遠了,便往不遠處的四維村出發。

四維村位於馬港村的上方,聯絡兩村的道路,因為正面向西方,因此成為南竿觀夕首推的地點,一行人來到了路旁,看見整理完善的棧木步道,可以想見這是多麼有潛力發展的景點,等會可能會有許多遊客來此欣賞落日餘暉吧,那就要趕緊佔個好地點,大夥爬到了路旁的石壁上,依照自己的喜好選好自己的角度,等待著時間的到來。奇怪怎麼太陽都快西下了,還沒有看到其他的遊客呢?

隨著夕陽漸漸的落下,一行人也收拾起滿足的心情,回程到馬港準備祭祭我們的五臟廟。聽說馬港這邊有許多家好吃的餐廳,像是「閩東之珠」便是最近最為指標性的地方,可惜因為廚師回台灣了,所以又添了殘念一樁,到處看看要吃什麼好呢?「大眾餐飲店」好像有看過關於這間店的討論,不如就進去試試看吧!一進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堆一堆的阿兵哥,喔不!應該說是長官,一堆人吃飯喝酒的表情,真是極盡的醜陋和難看,不看這些國家米蟲的嘴臉,閉上眼睛點了幾道今天要吃的菜,等菜的時間又看到了勸酒夾雜的喊叫聲,天啊!我又聾了。首先上桌的是「紅糟炒飯」,這是多麼神奇的料理,竟然比前天不愉快回憶的「依嬤的店」還要好吃,真不吃到觀光局去那邊拍攝做什麼?下面一道更是神奇「蔥炒蛋」,一道看似簡單的料理,竟然可以讓在座的大夥異口同聲的發出讚嘆,甜脆的青蔥入口夾雜著淡淡的酒味,有如滔滔江水、綿綿不休;還有什麼可以讓我們期待的呢?還有「老酒麵線」,一大碗公的麵線,上面浮著一大片的炒蛋,撲鼻而來的是濃濃的馬祖老酒香,舀一匙湯入口,老酒的香味和湯頭的甜味,就這樣自然的口中化開,天啊!以後如果來南竿玩,每天都吃這間店好了!正當大家讚嘆聲漸漸消落之際,空氣中瀰漫著香香甜甜的味道,「糖醋排骨」就出現在大夥的面前,夾一口在鼻有淡淡的馬鈴薯味,夾一口入嘴咀嚼則有飄飄似仙的感覺,真是太好吃了!飽餐之後到了付帳之際,理應先進到廚房感謝一下大廚才是,瞎米原來是一個年輕的婆婆,這不是剛剛在馬港路旁看到在整理蔬菜的婆婆嗎?馬港果然是臥虎藏龍的地方!

離開了馬港踩著夜色回到了民宿,今天不同於昨天的是,遊客變少了,只剩下我們一行五個人,其他的人都離開了,說的也是,有誰會在離島同一個住宿點停留兩天呢有,就是我們,也因為這樣今天的星空便屬於我們而已。(相同的天空,該描述的應該不會講兩次吧?這樣就太矯情囉!)

天后宮的旁邊則是有名的大漢據點(碉堡),只可惜據點好像沒有維修,感覺起來相當的陰森和荒涼,既然不能入內參觀,那就在門口拍個照吧!……旁邊有一處看似清涼的沙灘,不如大家一起玩水去吧!「陽光、沙灘、海浪、海蟑螂,還有一堆小佛手」,什麼「佛手」,傳說中馬祖有名的美食,又名「筆架」,想不到竟然是生長在礁岩縫中,旁邊還有一堆海蟑螂恣意漫爬,呃!決定這幾天不要再吃佛手囉!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左右手之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