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這張照片的時候,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這是哪裡吧?
台灣有三大美術館:台北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高雄美術館。台北美術館位於中山足球場、圓山飯店旁,旁邊綠草如茵,幅員廣大,但是卻從來沒有重大的美術展覽活動在此舉行,現在最經典的話題,應該是「達文西密碼」的影片首映會吧!高雄美術館早年座落於荒煙漫草的重劃區內,早先雖然舉辦過黃金印象、橘園等重大畫展,但交通不便卻是重大的阻礙,近些年來雖然旁邊的豪宅陸續的建成,但似乎也不見任何的大眾運輸工具有所進步。國立台灣美術館,應該是這三間中最早成立的美術館吧?而且早在多年前負近的大樓便鱗次櫛比,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美食商圈,也成為新人婚紗的拍照場景。國立台灣美術館建成於民國七十多年,旁邊有廣大的腹地還有台中市文化中心在旁,形成文化特區,近些年來台中市政府將靠近五權西路旁的地底涵洞水道打通,建設成親水園區,讓民眾在假日前間又多了一個可以消暑遊玩的地方,只是民國88年的九二一大地震,將美術館震的體無完膚,經過了五年多年的整修改建,終於在2004年,經過爆破藝術家蔡國強的重新賦予生命後,又回到了台中市民的懷抱。
經過了整修後的國立台灣美術館,不僅將大門改建成側邊,裡面的動線及展覽空間也一併更新,頗讓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在地上建築方面多增設了公共的展覽空間,也在二樓方面增設了展示區,地下室方面也別出心裁的採用綠地、水池、穿透空間的方式,形成了獨樹一格的活動區塊。
這次和胖子利用了半天悠閒的時光來到了美術館參觀,自從大學時代透過美術課老師的關係,來到美術館參觀過一次之後,就再也沒有進到裡面的空間參觀了(因為之後它就毀損了!),這次將車子停放在經國大道了旁邊,為什麼不要停在附設的停車場或是鄰近的停車場呢?因為停車場內要收費,路旁的收費員不會那樣的勤勞,雖然我們的車輛有免費的殘障停車證,但還是很懶得跟收費員解釋太多。停好車後散步在綠園道上,穿過了層層的木棉花、台灣欒樹、黑板樹,便看到了台灣碑林區,碑林區收集了台灣先賢、已故書壇元老以及當代書壇耆宿的手墨,細心體會還是看不出來他們在寫什麼?(字跡太潦草了,而且我的造詣又不高)不一會兒便來到了美術館的入口,原本的美術館參觀時要門票10元左右(有點忘記),現在已經不需任何費用,除了一些特展才需額外收費,像「周玉良的畫魂展」要價100元,不過我們卻沒有多大的興趣,那我們到底看了哪些展覽,參觀了哪些空間呢?就是我來一一介紹吧!
◎台灣美術丹露展
看到外面的名稱「林玉山蓮池作品修復成果展」,你根本不會想到跟丹露有什麼關係!旁邊壁面以中西年代表的方式呈現不同時期的國內外的知名作家作品,不時輔以「細小」的作品縮圖,雖然我不知道這樣有什麼教育意義?(誰會去記得哪時代的誰有什麼作品?)也不知道這樣的呈現方式如何讓我們能夠去提升美的觀感(作品那麼小一個),走到最後出現的則是70多年前的林玉山「蓮池」作品的修復成果,參觀起來雖然有點時空錯置的感覺,但是鎮館之寶的「蓮池」畫,仍有不小的參觀價值。
◎巨觀、微觀、多重觀—台灣當代藝術特展
以平面、立體、空間裝置與數位互動藝術等方式將國立台灣美術館的典藏品呈現出來,主題部分包括了:「社會、政治、歷史的批判與反思」、「尋根與土地的認同辯證」、「次文化演繹與消費迷思」、「自我觀照與兩性探討」、「生活鏡像與虛擬寓言」當中有很多是用後現代主義、印象派、抽象派等方式呈現內容,有些部分讓人很難體會,有些的議題和呈現方式,則會讓人有窒息的感覺,像是「兩性探討」的部分,不過展覽中我最喜歡的是用近二三十年的電話簿,以立體切割方式呈現出類似古兩河流域文化的磚雕牆面。
◎台風眼,新台風
以「台風」為主軸來「聽見台灣的聲音、看見台灣的創意、觸摸台灣的軌跡,感受台灣的奮進」,彰顯台灣人刻苦奮進、踏實樂天、勇敢愛拼的活力天性。展覽中我們在戶外園區參觀了「台灣水牛體驗區」,在這裡用竹子圍起了兩隻水牛,而且你還可以撿起地上的牧草來餵食他們,只是我比較想不透的是,晚上的時候主人是要牽他們回家?還是留在這邊陪牠睡覺?館內右手邊「台灣底層生命力裝置展」,以玻璃帷幕建構成「台」字,並在玻璃夾層內放置了一間古早成見的生活用品、農耕器具等,有龍骨踏車、縫紉機、黑松沙士、竹籠等,相當的有趣。「布袋戲偶靜態展」則由五洲園掌中劇提供了各年代具代表性的戲偶、錄影帶及播放唱盤等,其中最有歷史性的應該是放置唱盤的木箱吧!頗有先民渡海來台的感覺。另外在中間廣場部分,我們還看到了舞蹈團的排練,雖然不知道舞名是什麼?但駐足觀賞的同時,仍為他們的豐富的肢體語言,柔美的身體線條所吸引。
台灣水牛體驗區
台灣底層生命力裝置展
◎教師資源室
在一樓的邊側我被熟悉的字母吸引「TEACHER RESOURCE ROOM」,ㄟ後面的兩個英文字不正是我的班級名稱嗎?呵呵!他鄉遇故知~不過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在這邊除了可以提供相關其他單位製作的教育資源外,也可以讓提供學校、老師們作為會議及研習的空間場地,相當的具有獨創性。(國內第一個美術館教師資源室喔!)
◎兒童遊戲室
沿著旁邊的樓梯走上了二樓的空間,牆上的藝術裝置吸引了我的目光,作者以水彩管的方式,放置在牆壁上頭,任其水彩淋流而下(當然是假的!),顯的相當的醒目、活潑。看到入口的告示,更讓我們驚為天人:「這是一個屬於您的探索空間,慢慢走!仔細看!您會有不一樣的發現,這裡是讓大人、小孩放鬆,並且一同享受美感的園地。您可以在這裡嘗試發揮創意,挑戰您的五官、腦袋及想像力,享受這裡所有的藝文活動,同時別忘了與您的家人或朋友分享,您在做什麼在想什麼?也請您聆聽他人的意見與想法,嗯!準備好了,就進來吧!歡迎您在這裡開創新的生命意義。」只是當我們聽到外面家長的談論的話語就讓我們知道,民眾真的是需要被教育的一群。「等到下一梯次要到六點ㄟ」、「我們只是進去參觀看看難道不行嗎?」、「為什麼要限制開放的時間和人數呢?」、「跟外面的湯姆龍或是百貨公司遊戲區一樣不就好了?」「裡面到底有什麼特別的?」「怎麼都沒有聽到笑聲,也沒有看到小朋友跑來跑去,一定不好玩!」……(聽完會氣死),為了維繫我的生命所以我決定離開了。
◎認識水牛群像展
原來這就是「滑板拼圖」喔!
◎兒童繪本區
走回了一樓的大廳我們轉往地下繪本室,在處地下室的繪本閱讀室是與紙風車劇場合作所產生的公共空間,期望以兒童熟悉的童話故事的裝置藝術,結合相關的情境主題,創造出一個新的、專屬於小朋友的閱讀空間,只是這樣的空間當然又是為了閱讀品質,限制人數入場,只是看了裡面的空間和設計,我覺得除了空間較為特別外,圖書種類也不見得比誠品書局還多,更不見有任何志工的導覽和引讀,又何來的限制人數和維護品質呢?
◎95教育展~「啟動西兒特—五感總動員」
從地下室旁的大門竄出,我們又來到了另一個與眾不同的展示空間。西兒特英文「theater」劇場的譯音,讓參觀者參與作品,藉由無所不在的劇場狀態,以從遊戲的形成誘發觀者動員視、聽、觸、嗅、味五感,在過程中領略當的興味,進而提出其個人對作品的觀感。過程中大多會出現不同樣式的木造建築,或以椅子方式呈現,或以展示品呈現,或以積木方式呈現,期間每個展示區還會有不同的指示牌,「禁止玩金剛合體」、「禁止水上漂」之類的禁示語,真不知道是誰想出來的。其中我覺得最好玩的是積木,雖然說他放置在地上的積木是可以讓我們去寫作畫圖的,但是我比較喜歡的玩耍方式還是堆積木,記得小時候家裡買不起積木,印象中第一次玩積木是家附近的成大醫院落成啟用,在二樓的空間中有一間兒童遊戲室,放置了許多的軟墊積木等,讓我們在假日時可以到這邊玩城堡大戰。只是現在長高變壯的我們好像已經不能進去玩耍了!
國立台灣美術館經過了地震摧殘後,已經蛻變成一個嶄新的風貌,和以往相同的是,還是有許多的家長會帶著子女還這邊的草地玩球,還是有許多的情侶會躺在這邊的草地上共賞這都市的藍天美景,期待更多的人來體驗這裡的美,也在自己的記憶中留下屬於自己美好的一頁。
國立台灣美術館http://www.tmoa.gov.tw/
留言列表